何业琦:丹青妙笔抒情怀
借得三江生灵气,丹青妙笔抒情怀。
说起当代宁波国画界领军人物,不得不提到甬上著名实力派画家何业琦。
初识何业琦老师,只见其慈眉善目,可亲可敬,不夸夸其谈,举手投足之际却充满着低调而大气的正能量。秉承了前辈画家重文化、重格调、重笔墨、讲学术、讲修养、讲为人的品格精神,何业琦三十多年来锲而不舍地笔耕墨耘,治学严谨,既注重继承传统,又不墨守成规。中洋并蓄,厚积薄发,出手不俗。以中国水墨画技法结合素描等西方绘画技巧,创作既写实又写意,所作西部人物与动物与无论形似与不似,颇富时代感和现代意识。他的作品或泼墨挥洒,笔畅墨酣,生机勃发,有梁楷之风;或逸笔勾划,笔精墨简,生气远出,具周昉神韵。
何业琦,虎缘堂主人,1950年生于上海,浙江鄞县人,从小天资聪颖,二十岁出头就在浙江画坛崭露头角。197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(现为中国美术学院)中国画系。师承浙派画坛的名家方增先、李震坚、周沧米、吴山明先生等。第八届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,第七、八届宁波市美术家协会主席,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浙江省艺术委员会委员、浙江省中国画人物研究会副会长、浙江省国侨书画院执行院长、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
以浙派人物画见长的何业琦,所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,线条飘逸灵动洒脱,在线与面、笔与墨、疏与密、虚与实、光与影方面做到了完美的融洽。他创作领域宽泛,古代题材、少数民族题材,以及各类劳动场景都有所涉猎。画作《四明山的儿女》,是他历时两年多完成的力作。四明山为浙东名山,东临大海,西望江南,为抗日战争根据地之一。何业琦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选择中,选定代表浙东地区题材进行创作,画中20多个人物,有老百姓参加新四军的,有老妈妈送子参军的,也有抗日宣传队、儿童团等不同阶层人士,其中有一半的人物是有名有姓的。创作尽量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和人物风貌,寻求真实可靠的依据,画作进入艰苦的阶段,他时画时停,不断地翻阅大量的资料,最终还原了那个风云岁月的历史,作品被当时新建的浙江省美术馆收藏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向以国画人物见长的画家另辟蹊径,独钟于画虎,原因是他从小喜欢动物,再加上自己生肖属虎,他把笔下的虎,看作是表达胸襟的一个载体,赋予自己的情感和思想。
经二十余年潜心揣摩,造诣深厚,自成一家。他侧重兼工带写,工笔和写意完美融合,不拘泥于一须一毛的细描,而是快笔疾锋地捕捉神似,细微处笔墨用足,概括处一笔带过,追求传神的效果。被业界誉为 "江南虎王"。
何业琦把老虎赋予人的视野来看世界,用理喻的手法把人世间发生的事情赋予到老虎身上,他所作虎画灵性威猛,形神兼得,稚趣可人,委婉隽永。或蓄势待发,或呼啸而出,时而威猛雄壮,时而温柔情愫,画风极为细腻、结实、严谨、丰满,色彩极为真实丰富,充满真诚情感。
用作品抒发情感,是画家深藏于内心的一种渴望,每逢国家有大事喜事,“虎王”何业琦总是用画笔来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想。1990年北京亚运会召开前夕,何业琦对中国首次举办亚运赛事难掩内心喜悦,他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,要表表心意。从春天开始,接连画了几个月,100只形态各异的老虎,呈现在30米长卷上,画作取名“亚洲雄风”,于亚运开始前,捐给了北京亚运会组委会。
他的作品一直以来深受业界同仁认同与社会各界的赞赏喜爱。作品入选第六、八、九、十届全国美展,1990年作品《夜啸图》获第五届全国年画展铜奖,1995年作品《东方春来》(合作)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金奖,1999年作品《双虎图》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铜奖,2005年水墨画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...“虎王”的虎,不仅中国人爱看,连外国人也喜欢,他先后把虎画带到美国波士顿、日本神户、新加坡、奥地利维也纳和欧洲展出,反响巨大,作品屡被国外画廊和玩家收藏。
绘画取材离不开生活,生活中的何业琦,为人谦和,虚怀若谷,坦荡磊落,有口皆碑。新时代新作为,艺术家就是不断为社会创造这种心灵的栖息地,用艺术去抚慰浮躁的大千世界。一笔一墨,一点一画皆为其性情之自然流露,无不显现何业琦在处世上与人为善,在艺术上舍我其谁的鸿鹄之志。